第(2/3)页 画面里,祁同伟恰好在服务大厅视察工作。 记者顺势将他也拉入了镜头。 一位前来考察投资环境的外地企业家,看到祁同伟,立刻激动地冲了上来,紧紧握住他的手。 “祁顾问!我跟您握个手!我叫王海,在全国投资了半辈子,跑过几十个城市,我敢说,从来没有一个地方,能有绿藤现在这么好的营商环境!” 王海指着窗明几净的大厅,指着那些精神饱满的办事人员。 “在这里,我们这些做企业的,才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尊重!什么是真正的效率!我们不用再琢磨怎么跟官员搞关系,只需要把所有精力都放在经营上!谢谢您!真的谢谢您!” 祁同伟只是平静地与他握了握手。 “王总客气了,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。绿藤欢迎所有真心实意来投资兴业的企业家。” 这段画面,让无数守在电视机前的汉东百姓,第一次将祁同伟的形象。 从那个雷霆扫黑、杀伐果断的“活阎王”,与一个锐意进取、眼光卓绝的“改革先锋”联系了起来。 如果说经济腾飞是看得见的政绩,那么官场风气的扭转,则是在无声处听惊雷。 “廉政AI监督”系统上线第一周。 一份预警报告,悄无声息地出现在祁同伟的办公桌上。 报告锁定了三名基层干部。 一名交通局下属收费站的站长,利用职权,私设小金库,将部分过路费截留。 一名环保局的科员,在审批企业排污许可时,暗示对方购买其亲戚公司高价出售的“环保设备”。 一名街道办的主任,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物料采购中,与供应商勾结,虚报价格,侵吞差价。 金额都不算巨大,最大的也不过十几万。 但在过去,这种事情根本没人管,甚至都算不上“事”。 祁同伟看完报告,只在文件末尾批了两个字。 “严办。” 第二天,汉东省纪委督导组、绿藤市检察院、公安局联合行动,在同一时间,将三名还在办公室喝茶看报的干部直接带走。 没有任何预兆,没有任何通融的余地。 一周后,处理结果通过红头文件,下发至绿藤市的每一个单位,每一名公职人员手中。 开除公职,移交司法。 全市通报批评。 杀鸡儆猴。 这记响亮的耳光,彻底打醒了那些还抱着侥幸心理的官场老油条。 曾经的“门难进、脸难看、事难办”,一夜之间,彻底成为了历史。 再也没有人敢在审批流程上故意拖延,再也没有人敢暗示企业“意思意思”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