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三章 尘埃落定-《逆变1589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麻贵和熊廷弼出发前,钟南特意将两人叫来,仔细叮嘱了一番。主要内容就是:多多留意努尔哈赤的动向,有异动必须上报;对方如果有对大明不利的行为,一定要加以干预或制止;想法设法阻止对方强大起来……

    会谈持续了两三个小时,基本上都是钟南说两人听。好在两人是钟南的嫡系人马,并没有过多询问原因。

    第二个大动作,就是形成了正式的水师部队编制。虽然之前福建、浙江、广东等地,都有水军,却并不是独立的军种。

    通过露梁海战一役,以及钟南的劝说,皇帝才认识到水师部队的重要性,于是让兵部组建单独的水师部队。

    钟南将水师暂时分为两部分,东海舰队和北海舰队。东海舰队由陈璘掌管,负责的海域主要是广东、福建一带;而北海舰队由俞咨皋掌管,负责的海域主要是山东和辽东一带。

    俞咨皋是抗倭名将俞大酋的独子,之前一直在福建任参将,负责水师部队的操练。这个人选还是陈璘给推荐的,否则钟南哪里能知晓这样一个将门之后。

    两大舰队的最高长官,就是水师总兵,官阶同样为正三品,和其他军队的总兵是一样的。

    第三个动作,就是重新核定各地的兵力,严厉打击“吃空饷”的恶习。

    按照兵部的定额,大明军队当有兵员超三百万人,可是按照宋应昌的调研,实际上只有八十余万人。算下来,“吃空饷”的兵员超过七成。据说有的地方,缺员更是超过八成。

    想要改掉军队的这个恶习,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,不过,却得到了皇帝的大力支持。

    除了这“三把火”,还有些改革计划,钟南暂时并没有实施。

    比如总兵互换制度:全国各地的总兵,按其战略地位和兵力,分为三档;每三到四年,同一档的总兵要换防驻地。

    比如京师禁军改革:私下里重新组建一支禁军部队,用来逐步淘汰三大营中的部分将士;将“新军营”的规模再度扩大,并定位于禁军中的机动部队。

    比如改革卫所制,逐步裁撤各地卫所,并将卫所的囤地进行土改。

    比如改革各地军队的后勤制度,逐步剥夺各地总兵掌管物资的权利,改由朝廷指派的后勤专员,来负责各个军队钱、粮等物资的发放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脑海里的这些计划,大多都是钟南从后世借鉴而来的。只待时机成熟之后,他就会一一展开。相信励精图治之后,大明军队的战力定会大大加强,也才能抵御得住逐渐强大起来的努尔哈赤。

    而作为这一系列重大改革掌舵者的钟南,此时正坐在钟府的饭桌之上。四美各自坐在他的两旁,一边是秋香和杜小曼,另一边则是廖青儿和姜沫。而小地瓜,就坐在钟南的正对面,一家人其乐融融。

    “钟大哥,短时间内,你当不会再去远处公干了吧?”秋香问到。
    第(2/3)页